一、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具體是什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效;
(二)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訂立的合同無效;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
(四)違背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
(五)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合同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靠前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靠前百四十六條 【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
靠前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靠前百五十三條【違反強制性規(guī)定及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靠前百五十四條 【惡意串通的】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二、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確認合同無效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法定時效期間內應當行使一定的請求權,如果超出該時效期間不行使,則侵權人或者債務人便享有抗辯的權利。訴訟時效只是針對債權請求權而言的,即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請求相對人作出某種特定行為的權利。
而合同無效是自始無效,雙方并未基于合同產生任何權利義務關系,相互之間均不存在債權請求權,因此,沒有適用訴訟時效的基礎。同時,訴訟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為準,而確認合同無效之訴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以前,雙方都不能確定是否存在權利被侵害的事實,因此,從這個邏輯上來說,也不可能適用訴訟時效。
另外,合同無效是因為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嚴重影響了市場交易的正常秩序,如果適用訴訟時效,那么經過一段時間后,無效合同不能被確認無效,豈不是就達到了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這就嚴重違背了我國法律的立法宗旨。因此,確認合同無效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侵犯他人或者是社會利益的合同都是屬于無效的。簽訂合同的目的是保護雙方的,不過合同是無效的情況下,自始至終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一般的案件訴訟時效是三年,最長的是二十年,不過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是不受限制的。